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以下是相关于最近更新的主题内容,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传统..需要了解更多类似于最近更新的资料点击栏目连接获取。
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家也叫做老人节,那一天是老人家过的节日,很多人想知道重阳节有哪些风俗活动,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传统,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哦~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一、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二、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三、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四、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五、登高出游
古人重阳登高,本是为了避邪。唐人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这种情景的写照。茱萸,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燃薰后可以辟虫虺。古人习惯在九月佩戴以驱邪。在山西晋南地区,自古也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过去在乡宁县,重阳节这天各学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家长们往往要乘兴观看,有的还跟着一起登山。而万荣县这一天的传统,是在稷王山举行庙会,赶会的人,都以登高为乐事。
而在晋北地区,登高习俗则比较淡薄,过去在农历九月九日,年轻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鸡,属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骑马练射的遗风。近年来,一些青年学生,逢节喜欢相邀结伴,携带佳肴,欣然出游。登高环视,天高气爽,云淡山清,枝头硕果,田园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六、尊老敬老
九九重阳节,今天成了象征老年人长寿的佳节。是日习惯慰问老人。老人们喜欢到门外遛达遛达,锻炼锻炼。体魄强壮者还要登上附近的高处,极目远舒,以壮暮志。
七、赏菊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金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古人在赏菊之时,还习惯饮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欢在这天饮菊花酒。多数是在酒中泡点干菊花。晋北一些地方,饮酒喜在门外,称为辞青,意喻告别秋天。城市在九月九日前后,习惯举办菊花展览。万人空巷,齐睹胜景。山西民间却习惯采一朵野菊花。插在头顶或戴在胸前。
八、宴师
旧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学董牵头,组织村民杀一只羊做饭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时商讨本村下一年的教书事宜,或继续留聘,或另请高明。今天学校教师多为公职人员,不少农村仍然习惯在这一天宴请老师。
九、妇女休息
农历九月九日,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
十、吃糕吃面
农历九月九日吃枣糕,取意早日升高。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则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相关主题
结婚当天守婚房有什么讲究 结婚之前婚房有讲究吗
结婚最为我们人生中的一个头等大事,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结婚也有许多复杂繁琐做要求与风俗,那么一起来四象星座网了解一下
门口的路有什么风水讲究
我们的门前往往会有一条大路,有些人认为这样的路是风水好,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的门前如果有大路,则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不便,会让我们经
结婚当天阴天有什么讲究 结婚的时候阴天为什么好
结婚是两个人爱情的见证,结婚这一天是非常喜庆的一天,这一天会有很多人来祝福新娘新郎,自然也有很多风俗讲究,四象星座网有更多结婚风俗
结婚前贴喜字的讲究 贴喜字有什么忌讳
在古代,我国的婚俗有很多的讲究和学问。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中国的婚俗也融入了西方的特色,让人们的婚礼更加多元化。在结婚前是需要贴喜
结婚送日子有什么讲究 男方送日子送什么东西
婚嫁习俗在一对新人喜结连理的好日子里,往往最能够体现出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那么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结
结婚的婚房有什么讲究 结婚当天婚房谁守
结婚是一件喜事,在结婚前都是要选择吉日的。中国人的婚礼上,到处可见大红的双喜字。双喜字由两个“喜”字组成,代表喜事成双。那么下面一
老祖宗流传“男不穿金 女不戴银”是什么含义 左手戴金右手戴银有什么说法
“穿金戴银”这个成语在如今代表着一个人的富贵,而在古代老祖宗流传着一句话“男不穿金,女不戴银”,在古时候物质富裕的年代若是男子戴金
结婚后三天穿衣有什么讲究 结婚后新衣由谁买
中国的结婚风俗莫过于订婚、结婚、回门三个环节,但是其中是有很多讲究的,各种习俗、流程一样都不能少。在结婚后三天也是有很多的讲究,比
结婚红包给空包有什么讲究 婚礼收红包的方式
在古代和现代,结婚都是有习俗的,有的习俗得以保存,有的习俗已经摒弃。而且不同的地方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下面一起来结婚风俗与讲究专
家里门坏了风水有什么说法
在家居风水中,我们的家里每一个房间的位置还有家具的摆放和损坏都会对我们的风水运势造成一定的影响,门是控制物体进出的一个东西,而且门
没结婚前戴戒指有什么讲究没 结婚后必须戴戒指吗
结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件事之一,和自己心爱的人组成家庭相守一生,对于结婚相信还有很多人都不懂有什么讲究。在没结婚前带戒指也是有讲究
谷雨这天可以动针线吗?谷雨有什么风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句话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大家都希望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顺顺利利,所以说“迷信”是很常见的,那么一起来了解一下
1978年属马2024下半年事业运程 属马人有什么提升运势的方法
在2024年下半年,属马的人的事业运程将会呈现出一定的起伏与挑战。以下是提升属马人运势的一些建议:首先,属马的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
好的风水有什么特征
风水的凶吉与人运势、健康的好坏息息相关,所以不论是阴宅还是阳宅,好风水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那么好的风水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
财神爷摆放位置脸朝哪个方向 财神爷摆放位置高度有什么讲究
财神爷是招财的,当然财神爷也分为文武财神,那么你们知道财神爷摆放位置脸朝哪个方向吗?我们可以知道文财神是对着屋内的,武财神是对着屋
和合术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和合术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做法这种事情是非常的荒诞,非常的虚无都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其实也并不是如此,现在做法已经越
男不穿金女不戴银是什么意思 戴金和戴银有什么说法
金银首饰在现在非常的普遍,哪个年轻人身上都会有一二件首饰的佩戴,既美观大方又显高贵品味。那么你知道其实在古时候有流传一句“男不穿金
正月二十三善财童子有什么寓意,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是童子命
在民间传说中,有一种命格的人是天上童子下凡投胎转世而来。他们一生都很不顺遂,所以需要进行超度化解。正月二十三善财童子有什么寓意呢?俗
董事长办公室风水有什么讲究
董事长是企业的核心人物,公司的成败就由他来决定。董事长办公室风水是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工作人员的个人命运。如果
重阳节晚上可以出门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中国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式的九九重阳节,又称之为双九节、老人节,农历九月叫狗月,九月的别称有菊月、亥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