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过下元节 下元节的习俗
以下是相关于最近更新的主题内容,为什么不过下元节 下元节的习俗..需要了解更多类似于最近更新的资料点击栏目连接获取。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在道教被并称为三元。上元节是元宵,我们都知道元宵是很热闹的,许多地方还会举行灯会什么的,十分的热闹壮观。中元节是鬼节,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祭奠自己的先祖,还有着一些禁忌。在民间,不管是上元节还是中元节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一套民俗,那么为什么民间却独独不见下元节呢?鲜少有地方会过下元节,为什么呢?
农历十月十五,
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
亦称“下元日”、“下元”。
下元节是地地道道的道教节日。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下元节,就是水官诞辰,为民解厄之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
被遗忘的传统节日
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于是,在水官诞辰那一天,对其祭祀,便可以消灾解厄。
《中华风俗志》中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
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宋吴自牧《梦粱录》:
“(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
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
又河北《宣化县新志》:
“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
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与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七月十五民间所谓的“鬼节”)相比,而下元节被人们遗忘的比较久了,相关的民间风俗基本已经消失。
这种被遗忘,不是没有原因的。
道教文化的衰落
元宵节的兴盛,有着传统文化美好精神的支撑,背后除却道教文化、更有儒家文化的支撑。
中元节虽然没有元宵那么热闹,但是在佛教、道教、儒家几种文化的联合加持下,这个以“孝”为精神基础的“鬼节”并没有被人遗忘。
与之相反,只有道教文化支撑的下元节,慢慢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对下元节的特别重视,始于崇奉道教的北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二:
“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庚辰,诏自今下元节宜如上元,
并赐休假三日,着于令。”
《宋史》卷一一三:
“太平兴国二年七月中元节,
御东角楼观灯,赐从官宴饮。
五年十月下元节,
依中元例,张灯三夜。”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
作为一个曾经统摄中国汉族大部分民间信仰及风俗的宗教,事实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便没有很好的发展。
道教文化的衰退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除却科学与理性思想的冲击,佛教、儒家、乃至基督教等其他文化形态对其也产生了巨大的消解作用。
而道教团体自身理论更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无法适应社会需求,那么自然而然,就成为一种“弱势文化”。
水官解厄的精神基础 而“下元节”难以获得复兴的另一大原因便是这个节日的精神基础。和中秋、清明、重阳这些富有人类情感需求的节日相比,又或者与元宵、中元这些暗含道德与人伦需求的节日相比,下元节的基础需求——消灾解厄似乎薄弱了一些。
消灾解厄的基础之一是道教三官信仰。三官大帝的信仰渊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社会,天、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人类无法生存生活,因此人们常怀敬畏之心,虔诚地顶礼膜拜。
消灾解厄的另一基础是万物相关联的“命运观”。通过道教科仪(仪式),将原本属于命运中将要或已经发生的“灾难”“厄运”,通过“神通”化解。背后也蕴含了人所受的“灾难”“厄运”都是有先天的原因,含有因果关系,并由水官大帝负责“审判”。
文化内涵的变迁
“由于深秋气候特点,引起了人们心理变化,需要与祖先沟通情感以求慰藉。同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了感恩祖先,人们选在在下元节祭祀先辈。所以,下元节慢慢变为一个表达民俗情感的节日。”
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这样解释。
有不少下元节复兴的支持者会说:
“下元节有一个很宝贵的东西,基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对生命历程中持久的困境与苦厄的消除、化解。这种生命的体验,并不能只用‘愚昧无知宗教盲从’来概括甚至打压。”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在面对各种灾难的时候,人们会用不同的方式“祈福”,无论是点蜡烛,还是折千纸鹤。但是,在笔者看来,祈福与解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祈福是美好愿望的表达,而解厄,或者说通过“烧钱贿赂水官”的方式帮助摆脱困境,则是一种较为消极的迷信手段。当然,节日可以发展变化其内涵,可是当这个文化内涵形成质变的时候,恐怕就不再是传统,而是“新造”了。
换句话说,不祭拜水官,不以解厄为根本目的,而是“祈福”,开展探问病人、慰问困厄者等充满人性关怀的活动,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的日子,完全新造一个节日。当节日的文化精神非常稀薄的时候,一旦传统中断,就再无复兴的可能。
被人们遗忘的下元节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习俗,看完这些,你是不是真正的了解到了下元节呢?
相关主题
新娘回门归宁的习俗 你知道吗?结婚回门习俗
结婚回门又称归宁的习俗你知道多少?通常新娘在出嫁后首次回娘家,成为回门,一般都是在新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结婚回门习俗有哪些呢?回门
民间习俗中关于立夏的禁忌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0,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
下元节又叫什么节 下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关于祭祀的节日就不少,其中下元节就是。那么下元节又叫什么节呢?下元节的来历和传说你知道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下
上元节接三官迎财神紫姑是什么习俗
一提到金钱,那么每一个生肖属相都会想到如何才能更好的让自己在之后的生活之中更快的赚到很多的钱财,其实这都与财神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农村结婚习俗 为何新娘婚后第3天要回门知道有何深意吗?
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我们国家还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样也有着"礼仪之邦"的称号。在我们国家上千年来,无论大到皇亲国戚,下到
下元节上坟是当日还是提前 下元节可以上坟吗
下元节和清明节一样,也是传统的祭祀节日。那么下元节上坟是当日还是提前呢?带什么东西好?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下元节上坟是当
中元节过生日有没有什么禁忌 中元节的习俗
过生日这件事情,不管是对于哪一个人来讲,咱自己的生活之中永远都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但是有的人他们的生日可能是会在一些节日之中,那么
小暑的趣味民俗 有什么民间习俗
小暑在我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小暑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习俗活动,而这些习俗活动也是为了迎接节气的到来,那么小暑的趣味民俗是什么呢?小暑
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元宵节,每年的春节过后几天,也就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那天。这一天也被称为“上元节”“灯夜”等等。在这
中元节是什么节有什么禁忌 中元节的习俗
每一个节日的到来,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是会产生着影响的,但是这些影响究竟会在哪一些方面显出作用来呢?也是需要我们去做出了解的。那么中元
中国各地都有哪些不同的过年风俗习俗?
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包括了多个省会和民族,每个地方过年的习俗都是不同的,那么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些地区都有哪些过年的风俗习惯?除夕
中元节下元节各是啥意思 下元节的节日时间和习俗
我们对上元佳节会很熟悉,因为有好吃的元宵和美丽的花灯,至于中元和下元则很少被提起,但不代表人们不过这两个节日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家
福建春分吃什么 有哪些习俗
其实春分的习俗在不同的地方是会有不同地方的。这也是春分在各地的特色之一。虽然民间在春分这天都会吃一些时令的瓜果蔬菜,但是身处不同的
12星座中元节必须知道的这几种习俗
中元节又被叫做是“鬼节”,当然这是在民间的说法。正值农历七月十五,大家纷纷出来祭祖,中元节和清明节、重阳节差不多一样,都是祭祖的节
新娘回门习俗你知道多少?新娘回门注意事项
结婚回门是第几天?结婚回门带什么?结婚回门的规矩 传统习俗不得不知!回门是新婚夫妇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回娘家省亲,夫妇二人要双双对对参
高山族习俗 中秋节举行什么活动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的习俗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在少数民族里面人们也有吃月饼的习惯,还会一些其他的活动庆祝这个节日
珠海二月二吃什么 有哪些习俗讲究
珠海二月二吃什么?有哪些习俗讲究?正所谓“二月二,龙抬头”,在我国民间,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时候不仅是人们庆祝龙抬
民间习俗中关于猫头鹰的禁忌
猫头鹰俗称为“猫兔子”、“秃雕”、“夜猫子”,还有的地方叫“秃甓”、“鹞鹌”、“鸺曲”。又因为猫头鹰生活栖息在荒丘丛棘和坟墓之间,
立春的俗称是什么 民间的习俗活动是哪些
冬天给人最大的感受是寒冷,而春天给人们的感受就是温暖,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也有一些属于春天的节气,在这其中就有立春,那么立春的俗称是什
民间习俗中关于孕妇的禁忌(一)
在重子嗣的中国社会中,孕是一件喜事,俗称妇女怀孕为“有喜了”。旧时,一般中国人的家中,多是妇女执炊。但是妇女有了身孕之后,在执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