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及养生要点
以下是相关于最近更新的主题内容,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及养生要点..需要了解更多类似于最近更新的资料点击栏目连接获取。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和春节一样,都是我国历史悠久得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及养生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的饮食习俗
1、汤圆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再者各类汤圆常规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层楼”。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4、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元宵养生要点
1、做适当的体育运动,提高免疫力。慢跑、多伸伸懒腰,也可以练一些简易养生功,如:“雨水正月坐功”、“划圆功”、“闭气发汗功”(治感冒)等。
2、饮食要合理科学。春令木旺土衰,脾胃弱。切忌暴饮暴食,宜清淡,多食五谷杂粮,不要饮食过冷过热,大怒后不食,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注意食后散步消食。多吃枣,适当补蜂蜜、山药、银耳、沙参。
3、要注意摄养精神。春气通于肝,肝喜调达疏泄,恶抑郁。要保持情绪稳定。《少有经》上说:“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静心养性,使肝气有升有节,有益身心,勿使肝气生发太过或不升而郁结。
4、要继续进行春捂防春寒,防止风湿。雨水前后,气温水有所回升,但相对比较寒冷。
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出现过程多的时节之一,伴有严重的“倒春寒”现象,有春寒冻死牛的说法。
而此时气温回升,人的毛孔开始扩张,当冷空气突然来临,易使人患病。因此,除心气平和外,还要要继续进行春捂防春寒,防止风湿。
元宵节吃什么汤圆
1、黑芝麻汤圆
材料:糯米粉300克,黑芝麻300克,白砂糖150克。
做法:
(1)黑芝麻炒熟,碾碎,拌上猪油、白砂糖,三者比例大致为2:1:2.
(2)适量糯米粉加水和成团,以软硬适中、不粘手为好,揉搓成长条,用刀成小块。
(3)将小块糯米团逐一在掌心揉成球状,用拇指在球顶压一小窝,拿筷子挑适量芝麻馅放入。
(4)用手指将窝口逐渐捏拢,再放在掌心中轻轻搓圆,然后下水煮就行了。
2、花生汤圆
材料:糯米粉,花生,蜂蜜。
做法:
(1)将熟花生仁打成粉,加入蜂蜜,搓成小剂子备用。
(2)取五分之一的糯米粉用温水和成面团,用手压扁,水烧开后放锅内煮至浮起。
(3)将煮好的面团取出与剩余的糯米粉混合,慢慢加入锅内的水,揉成新的面团。
(4)将面团分成若干小份,压成面皮状,包入馅料。将馅料包住收口,滚圆,放入煮开的水中,就可以了。
3、紫薯汤圆
材料:水磨糯米粉100g,紫薯25g,红豆沙粉40g,椰蓉20g,绵白糖20g,猪油10g。
做法:
(1)用温水把水磨糯米粉和成面团,加入紫薯揉匀,静置20分钟。
(2)红豆沙粉用温水混合,加入椰蓉、绵白糖制成馅料。
(3)和好的面团搓条,分剂子,包成汤圆。烧水至沸,包好的汤圆下锅煮至浮起即可食用。
4、枣泥汤圆
材料:糯米粉5000克,白糖1500克,熟面粉1250克,枣泥250克,大油500克。
做法:
(1)将白糖掺上大油、枣泥和1000克熟面粉搓勾。
(2)再用250克熟面粉加水打成浆糊,加入馅内揉匀,用刀拍紧,切成400克馅块备用。
(3)糯米粉放入筐内,将馅块浸水,倒入糯米粉内滚动,反复6一8次即成。
(4)锅内加水烧开,下入元宵,边下边用手勺将开水推转,煮至汤圆浮起即可。
5、油炸汤圆
材料:糯米粉二两、面粉一大匙、豆沙馅约半两、蜜瓜条二至三根、白糖二两、清水三两、熟芝麻一大匙。
做法:
(1)将水中放锅中,再放入白糖,用小火慢慢熬至刚变微黄色成糖汁,盛碗里晾凉。
(2)将糯米粉和面粉放一个碗里,加适量清水(这次的清水不在所列的三两之内),揉成粉团;蜜瓜条切碎。
(3)取适量粉团捏成碗状,取指头大一块豆沙捏扁放在粉碗里,再放一点熟芝麻、几粒蜜瓜条粒。收拢碗口,然后搓圆。
(4)全部做完后,将置中火上,放油烧至三成热,用牙签在汤圆上逐一扎几个孔,放入油中慢慢炸呈微黄色。捞出沥干油分,摆盘中,淋上糖汁即可食用。
面对热滚滚、香喷喷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老少一定要特别注意,吃汤圆切记缓慢、小口,避免汤圆哽住喉头或气管。由于汤圆含高量糖分,加上花生、芝麻、鲜肉馅含高油脂及高热量,一定要少量食用,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相关主题
元宵节的特色活动及养生方法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和春节一样,都是我国历史悠久得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也是春节的最后
正月十五祝福语大全/元宵节祝福语
距离2021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只有一天的时间了,很多人这个时候正在准备元宵节那天要说的祝福语,元宵节到来的时候就可以发给家人和朋友,但祝
下元节是什么节日 下元节习俗
由于我们的文化传承已久,一些日子就有了特殊的称呼,如果不加以解释,会很难反应过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古老的节日似乎逐渐离我们
潮汕有什么风俗文化 重阳习俗有哪些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叫做重九节。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到了唐代被定为民间节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定
立夏习俗,民间在立夏时都有哪些习俗?
节气习俗迎夏仪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
古人秋分习俗 古代秋分占候的由来
古代科学水平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人们常用求神问卜的方式来预测吉凶。秋分在一年的农事活动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点,古代每逢秋分到来
古人秋分习俗 秋后问斩 为何在秋分后
人们平常在看古典小说和古代历史剧中,经常会看见囚犯被判“秋后问斩”的情节,所谓“秋后问斩”的“秋”,不是指的立秋,而是指的秋分,具
下元节的传说 下元节有什么民间习俗
每年的十月十五日,汉族乃食寒食,纪念贤人,许多人在这天聚在一起祭祀祖先,你知道在这一天是什么节日吗?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下元节,那你知
大年初八习俗和禁忌有哪些
大年初八在与春节相关的传统文化当中,同样有着平常的日子无法比拟的特殊意义在其中。在这一天中,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人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
春社日的习俗 传统习俗
春社在民间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春社的时候,各个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习俗,那么春社日的习俗有哪些呢?春社日的传统习俗是什么呢?春社日的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是什么意思 传统文化习俗是什么
大雪在我国是一个冬天当中的节气,而大雪在民间当中也保留了许多的文化,并且被人们不断的传承,那么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是什么意思呢?大雪
冬至习俗,民间在冬至时都有哪些习俗?
古代纪念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习俗是哪些
不同的地区,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节日当中,并且每个地区的习俗活动都有所不同,那么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有哪些呢?
古人秋分习俗 古人秋分为什么祭月
秋分是一年中的第十六个节气,这一天太阳运行至黄经180°,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自古以来,我国的人们就将秋分视为一年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点
端午节什么时候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到来,对于不同的人来讲肯定是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存在的,因为在人们的心中,传统节日都是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的。那么端午节这一天为
古代大寒迎年有哪些习俗
明天是2023年1月20日,是“蜡树银山,朔风独啸”的大寒节气,这个节气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又因为大寒过后很快就要到农历新年,故而民
寒食节禁火习俗的由来 寒食节禁火几天
春天来了,又到了世界万物争先恐后的复苏时间,春天的脚步是轻盈的,是伴随着绵绵细雨的轻轻穿行,而寒食节禁火习俗的由来究竟是什么呢?寒
霜降是哪一天 霜降的习俗
不同的风俗文化和习俗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差别的存在,那么霜降这一个节气,会在哪一天来到我们的身边呢?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到不同地区
搬家每个枕头都放钱吗 民间有哪些乔迁习俗
搬家的时候我们都是要买新枕头的,而根据大部分地区的民俗来看,新枕头里不必放钱,所以并不是每个枕头都放钱的。除此之外,民间在搬家的时
寒食节的习俗是什么 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
寒食节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寒食节在我们历史的文化中经过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十六个民族的沉淀形成了很多文化个习俗,那么寒食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