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立冬习俗 如何过立冬

2025-02-09 16:00

以下是相关于最近更新的主题内容,苏州人立冬习俗 如何过立冬..需要了解更多类似于最近更新的资料点击栏目连接获取。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每个不同的地方都会有庆祝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为了迎接节气的到来,那么苏州人立冬习俗有哪些呢?如何过立冬呢?

苏州人立冬习俗

吃膏滋进补

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过立冬的老传统。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节气,当地的中医院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需要提醒的是,膏方千万不可“跟风”吃,讲究“一人一方”,先吃“开路方”试探性调补,做适当调整后再开正式药方。

羊肉汤

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为立冬,一为冬至。羊肉有着益肾养肝、御寒祛湿的功效。因而苏州人坚信,一碗羊汤带来的温暖,足以抵挡一冬的严寒。近些年在立冬前,苏州各处羊肉店也纷纷开张,“吃个羊肉火锅、喝碗羊汤暖暖身”,也是非常惬意的。吃羊肉时,最好同时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如白菜、土豆等,以起到平衡养生的作用。其次,羊肉温热助阳,所以热性体质,容易上火的人不宜食用,有发热、牙痛、口腔溃疡的市民也最好少食,以免加重症状。此外,吃完羊肉后不宜马上饮茶,否则会脾胃不适。

咸肉菜饭

立冬日吃上一碗咸肉菜饭,是老苏州人的特定习俗。用霜打后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米醋为原料,使用砖砌的炉灶,以稻草为燃料,烧出来的饭又香又糯。锅底还积着金黄的锅巴,里面再拌上一些猪油,菜饭会格外香糯,锅底那层金黄的锅巴,保证你吃了就不会忘记。咸肉菜饭虽然没有载入苏州的名食谱,但它从来不缺少喜爱它的食客。

大闸蟹

江南还有“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的谚语,喜欢吃螃蟹的苏州人到了农历十月也开始变换吃法儿,所谓的“九月雌、十月雄”是说到了农历十月就要吃雄的螃蟹了。苏州人吃蟹最常见的方法是煮蟹。立冬以后螃蟹就会越来越少,这个时候的螃蟹才算真正长足。其实不论是雄蟹或雌蟹,蟹膏或蟹油,都丰满醇厚,咬一口满口留香,吃后泡杯姜茶,养身又暖胃。

立冬处在秋冬季节的交替时候,严峻的寒冷渐渐逼近,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影响。民间有“立冬补冬”的说法,秉承“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饮食当少食生冷之食,不宜进大温大补之品,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宜,如鸡、鸭、鱼类、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同时配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如梨、冬枣、柑橘等。

评论问答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四季的开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分节

在中国新年是人们最看重的节日,每个地方的都会有过春节的习俗。那么在藏族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藏族春节习俗

本命年的红色不一定要别人相送,我们可以自己买,也可以让别人送,这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在让别人相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内衣内裤这种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寒节气的民间习俗及养生知识,希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

农历二月初二为“中和节”,据说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时间。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

重庆春节习俗: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全国人民为欢欢喜喜过大年,都开始忙碌起来了,买年货,贴春联、贴门神、贴花、放鞭炮、扫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相传周朝的天文学家曾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了二十四节气,清明也就是其中之一。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

我们都知道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而小年并非固定一天的日期,南方很多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才过小年,还有一些地方是在正月十五等其他日子过

彝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那么关于彝族火把节的习俗要做什么?火

不仅仅汉族过春节,很多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习俗,那么苗族的新年禁忌,苗族春节有什么习俗?跟我们一起了解下吧。春节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传统

据说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罗候、计都九星轮流值年照命)、人一年的命运如何,完全

阡陌骚人文人墨客,古今中外最不缺的就是有才的人,他们吟诗赋歌,他们喝酒作对,不仅会为大好河山写诗,还会为各种节日和节气等等写下优美

正月十五,俗谓“元宵节”,据说是天官大帝的诞辰祭日。为祈天宫赐福,民间多诵经持斋,不御荤酒。忌在十五之前食豆腐浙江海宁一带在正月十

惊蛰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属于春天当中的节气,是雨水过后的节气,在惊蛰的时候也有许多的习俗,那么惊蛰有什么传统习俗呢?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时候根据不同的天气变化一代又一代的人想出来可以知晓天气 变化时间和情况的智慧结晶,不同的节气也对应着不同的天气

大年初九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有这样一句民俗:“上九办事一大堆”。“上九”是指“农历正月初九”,意思是说上九日这天办事,会受到玉皇大帝

惊蛰是一个节气,是春天的节气,但很多人就会对惊蛰有很多的疑问,惊蛰是一个怎样的节气,那么每年惊蛰的时间是固定的吗?惊蛰传统的习俗是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这时太阳

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冬至吃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