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的习俗 腊月二十五为什么要磨豆腐
以下是相关于最近更新的主题内容,腊月二十五的习俗 腊月二十五为什么要磨豆腐..需要了解更多类似于最近更新的资料点击栏目连接获取。
腊月二十五是中国农历的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五的俗称;中国春节传统习俗之一。
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和民俗是互相依赖的。
中国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春节是“一元复始”的标志,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年俗特点;还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随着社会发展多数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传统,但贴窗花、贴福字、挂对联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总之人们祈福旺来年的心愿是一样的。
腊月二十五习俗
推磨做豆腐
时至今日,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原因还是当地的一种传说,称“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糊窗户
腊月二十三祭了灶,腊月二十四扫完了房子之后的腊月二十五,老北京人就该糊窗户了。家家户户“糊窗户”可不光是为了“对付”诸位神仙,更多的,还是自己看着顺眼。谁不想在被修饰得焕然一新的环境里过新年啊!
接玉皇
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后,玉皇大帝于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移动图片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人们在这一天里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照田蚕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也把腊月二十五这一天称为“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人们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但也有些地方,在年三十才举行这一活动。
赶乱岁
中国民间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中国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
千灯节
腊月二十五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二十五为什么要磨豆腐
说起来,这“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实际上是老北京人在准备春节期间必备的所有“年货”的开始。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他的《豆腐》诗中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原因还是当地的一种传说,称“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传说归传说,但“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其实,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人们除了“磨豆腐”,因各地的差异,自然还有一些其它的风俗。
腊月二十五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中的玉皇大帝姓张,名叫张坚,生在正月初九。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光严妙乐的国家,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老来无子,十分烦恼,於是邀集道士们举行祈祷活动。过了半年,依然膝下犹虚。有一天晚上,王后忽然梦见太上老君和诸多神明抱著一个赤色的婴儿从天而降。王后恳求老君赐给她这名婴儿。老君微笑应允,王后满心喜欢收下婴儿,醒来後便觉身怀有孕。一年以后,即丙午年的正月初九,孩子诞生,满室生光。这孩子就是後来的玉帝。
玉帝聪明善良,长大後仁爱慈悲,将宫中仓库中所存的财宝都发送给贫苦的民众。净德王死後,他继承王位,治理国家。不久把王位让给大臣,深居山中,虔心修行,经过一亿三千二百劫,成为玉皇大帝。另外,在北宋真宗年间,真宗伪造梦神的事件,封玉皇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天帝”,简称玉皇上帝、玉皇、玉帝。
在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玉帝会在二十五这天亲自下界视察,看看人间善恶疾苦,然后根据所看得的情况来决定你来年的祸与福。所以,在过去,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祭祀祈福,以一颗虔诚的心来接待玉帝,希望自己来年能够有个好光景,因此,这天就被称为“接玉帝”。这一天的,所有人说话办事都小心谨慎,争取有个好表现给玉帝看,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五出生的人命运解析
性格和命运详解:
二十五日出生之人,个性忠厚老实,且具备专注执着的特性,因此事业发展多能有成。此日出生的男女相当重视家庭,唯独天性好事,因此常踰越本分,插手干涉他人的事情,若是成人美事,则能博得好名,但若是坏人之事,便会惹来无谓的批评与责难。此日出生的男性婚姻运势颇佳,婚后将可以获得妻子的帮助成就事业。
整体大运方面:
年少之时由于性情较不安定,为人处事常有评断不公的状况出现;中年以后运势趋于平顺,只要付出努力,多半可以获取成果。晚年之后运势亨通发达,事业及名声都能发迹显着,是属于大旺兴隆的命格。
相关主题
四川夏至习俗大揭秘:你知多少
四川夏至习俗大揭秘:你知多少四川,一个位于中国西南部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每年夏至,四川人民都会有一些独特的习俗来庆祝这个
山顶迎春习俗探秘
山顶迎春习俗探秘每年春季,山顶的人们都会举行一系列的迎春习俗,以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些习俗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中国立春习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中国立春习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中国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立春则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
下元节是谁的诞辰 下元节有哪些习俗
中国有很大传统节日,今天就来说说下元节,这个节日是谁的诞辰呢?又有哪些习俗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下元节是谁的诞辰每年农历十月十
立冬有什么习俗风俗 立冬一定要吃饺子吗?
立冬有什么习俗风俗?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在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那么,立冬一定要吃饺子吗?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就快关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的由来及习俗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作为压轴出现,吸千年寒冰之灵气,携万古冰川之气势。大寒时节,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了,虽偶有大晴天暖阳温尔,但凛凛寒风
中国民间包罗万象的植物择吉习俗
旧时,在万物有灵的观念支配下,一些树木,花草被赋予了某种灵性与神力。因此,植物的枯荣等现象,也就有了某种象征意义。人们以此为依据,
祭灶节吃什么 祭灶节习俗有什么
祭灶节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也称小年,多数是农历的腊月廿三或廿四这天。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或许对这个名字还有相关的传统习俗略有些陌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时节有哪些习俗?
清幽空谷兰,细雨潺潺萌。谷雨时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个如诗如画的时节。纵然细雨缠空,也阻挡不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习俗活动的进行。在
正月十四要开一晚上灯吗 有什么习俗
灯在生活中的作用就是当白天过去黑夜来临时,一开灯还是可以回到白天那样的明亮,可是灯也不是一晚上都要开着的,当人们一天中所有的事情都
元宵节的习俗和禁忌,你知道吗
元宵佳节正月十五习俗与禁忌。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正月十五在中国许多地方有着很多的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及注意事项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除夕为何要贴春联呢?听说这跟除夕的来源息息相关。具体是什么内容么?小编一时半会也讲不清楚个大概,不妨咱们一起携手
祭灶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有哪些习俗小吃
祭灶节是我国的传统的一个节日,俗称之位小年,一般都是在腊月二十三或者是二十四的时候举行。那么关于祭灶节有哪些传统的食物,祭灶节的时
侗族花炮节由来,花炮节有哪些习俗
花炮节是侗族非常热闹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在侗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那么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侗族花炮节是如何由
壮族的婚礼习俗有哪些
婚礼习俗每个地方都各不相同,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少数民族壮族的婚礼有哪些特色?我们都知道他们有抛绣球的习俗,除了这个你还知
下元节和寒衣节的区别 都有哪些习俗
下元节和寒衣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刚好都在农历十月份,很快就要到了。那么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有哪些习俗呢?一起来看看吧。下元节
2024年十二月黄道吉日查询一览表 腊月最佳日期收集
1. 什么是黄道吉日?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吉利的日子,适合进行重要的活动,如结婚、搬家、开业等。它是根据
夏至习俗与讲究
夏至习俗与讲究夏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节气有着丰富的习俗和讲究。 夏至,又称“小暑”或“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我国古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从节气到习俗的变化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从节气到习俗的变化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农耕文明中的节气观念,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地域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丰富
民间习俗中关于养蚕的禁忌
中国2000多年前就有了养蚕的风习,自商周历秦汉以迄明清,国家均将蚕神列入祭祀大典。民间对蚕神的祭祀就更是虔诚而不敢稍有怠慢。民间以为